南投縣立文化園區
電話 : 049-220-2430
049-223-1191轉666
傳真 : 049-220-2430
地址 : 南投市彰南路二段65號
南投陶距今已有兩百年歷史,其年代、特色、數量,以台灣陶業來論,
具有一定的水平之上,是南投縣引以為傲的產業之一
館內 包括有南投陶土、成型技法、裝飾技法、窯場及現代窯介紹等五大主題
從大門進入,順著右邊走,會看到南投陶的介紹與樣式
南投陶的沿革,分成
史前時期--烏溪流域 大馬璘遺址/濁水溪流域 洞角/貓羅流域 軍功寮 皆出土各類陶器
清朝時期--乾隆年間,早有窯業發跡,嘉慶元年,供應居民日常生活陶器,咸豐年間窯業大盛
日治時期--設置技術者養成所,由日本技師來台指導,使[南投燒]聲名遠播
戰後的發展--南投陶曾被石化及金屬製品漸漸取代,後因電窯、瓦斯窯的便捷,及藝術導向模式,逐步蓬勃發展起來
南投陶的製程,分做三階段
(一)小火時期 : 自起火至800゚C至900゚C 本期的目的在蒸發坯中的水分及燒去有機物
(二)攻燒期 : 燒至1200゚C 為主要決定
燒還原(減少空氣供應,使鐵還原)
或氧化燒(供給充足空氣,保持高鐵狀態)
(三)後火期 : 此時釉的變化已大致確定,主要發揮燃料的熱能,使坯及釉充分燒熱
瓦斯窯
電窯
蛇窯
窯身中空連貫做分隔,矮煙囪,梯形土磚砌築而成
看完 南投陶展示館,穿過走廊到縣史館
神轎
逛完縣史館出來,旁邊還有 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
裡面是一些畫作,有山水/人物/飛禽走獸等等,愛畫畫的人很適合來觀摩
張深切
(1904-1965)
南投人,後過繼給草屯傳統詩人張玉書做螟蛉子(收養)
19歲倡言[台灣,是台灣人的台灣]為脫離日本殖民,爭取台灣獨立自由,組織 台灣革命青年團,領導 台中一中學潮
創刊 台灣文藝,影響台灣新文學運動深遠
編導 台語電影 邱罔舍 獲第一屆金馬獎
台灣著名文化前輩,傳奇且豐富的一生,
被尊稱為文化鬥士,文學家,革命家,思想家,哲學家,戲劇家,為南投縣內文化界代表性人物之一。
與藍田書院/竹藝博物館都相距不遠
後記
喜歡這種在地文化歷史館或是故事館,可以讓我更加地認識南投,這裡不用門票,有機會也可以來走走看看喔
如果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至粉絲團按讚追蹤
FB : Lorita食遊記趣